7月28日夜22點30分,一道刺目的閃電和一陣震耳欲聾的雷聲撕裂涌鑫礦區(qū)的雨幕,隨即,安山礦35kV變電站主控室照明瞬間跳電。
“報告值長,市電掉電,后臺機顯示3631廟安線電壓為零?!卑殡S著警報聲,值班員任迪的心猛地一沉。
值長張瑩抓起應急手電,一個箭步沖向35kV設備區(qū)。3631廟安線開關的“帶電指示燈”已熄滅,但開關并未跳閘,3504所用變負荷開關未跳閘。
“報告值長,10kV設備保護裝置均未動作,無故障告警。”
“可完全排除站內原因,大概率是線路落雷引起的站外故障?!敝蛋鄦T的檢查結果更加印證了張瑩的判斷。但此時,礦井安全依然受到威脅。張瑩緊急聯(lián)系上級變電站:“廟溝門站,3631廟安線失壓,你站情況如何?”
“22點30分,3631廟安開關因強雷電導致線路落雷,3631廟安開關過流II段保護動作,開關跳閘,廟安線路失壓!”電話那頭回應。 隨后,在張瑩撥通大墩溝值班電話,在確認風機運轉正常,井下通風未受影響后,懸著的心稍稍放下。但礦井深處眾多重要機電設備仍處于斷電風險中。她立即啟動應急通訊鏈,將事故信息、初步判斷及當前通風保障情況,通過電話分別向礦調度室、機電管理室及礦領導匯報。與此同時,聯(lián)系井下各重要崗位負責人,確認現場安全狀態(tài)和送電條件。 隨著井下各關鍵崗位負責人具備送電條件的消息傳來,22點36分,張瑩、任迪迅速將10kV系統(tǒng)成功轉為并列運行狀態(tài),井下重要區(qū)域電力供應恢復。 幾乎在恢復供電的同時,該公司安裝檢修試驗中心專業(yè)隊伍從小保當運維中心,頂著暴雨趕往現場,在泥濘的山路上對3631廟安線路進行分段排查。 9點37分,3631廟安線路全線及關聯(lián)設備檢查完畢,確認具備安全送電條件后向榆林供電局申請恢復運行。11點17分,指令下達,合閘成功!3631廟安線又重新回歸安山煤礦的電網,礦井供電系統(tǒng)恢復至雙電源分列運行模式。 從22點30分故障發(fā)生到22點36分供電恢復,這短短的6分鐘背后,是日常千百次事故預想、模擬演練的堅持,是專業(yè)技能的體現,是忠于職守的態(tài)度,更是調度、運行、檢修多部門無縫銜接的協(xié)同作戰(zhàn)能力,它守護的不只是光明,更是礦井深處每一名礦工兄弟的生命安全。